八、陶瓷透水砖厂家浅谈陶瓷透水砖在使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021-06-24

 透水砖起源于荷兰。在荷兰沿海城市建设中,为了防止地面沉降,荷兰人制造了一种小型路面砖,在砖与砖之间预留了2毫米的缝隙,使雨水从砖之间的缝隙渗入地下,这就是荷兰砖。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和技术人员的不断改进,形成了现在的陶瓷透水砖。

    陶瓷透水砖,顾名思义,是一种由陶瓷烧制而成且具有透水功能的地砖。由于陶瓷透水砖的孔隙率大,雨水可以沿砖体渗入地下,从而有效地恢复地表水循环系统,同时也为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在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中,城市到处都是硬化路面,如果下雨,地面会出现积水,而雨水的排放,则是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进行的。据了解,大多数城市采用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后只能集中于管道中快速排放,许多缺水的城市让雨水白白流失。而且一下雨会出现大小不同面积的积水,给市民的出行及交通带来隐患。

    有些人提议,为什么不把城市建得像海绵一样呢?因此,海绵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顾名思义,海绵城市意味着一座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并且在必要时释放存蓄的水,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需要自然方式与人为措施相结合,在保证城市排水和防涝的前提下,实现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提高雨水资源化水平,保护生态环境。

    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和科研创新,现在的陶瓷透水砖已经从原始荷兰砖单纯的缝隙漏水发展到自主吸水渗水,是为解决城市地表硬化,营造高质量的自然生活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而隆重诞生的环保建材新产品,具有保持地面的透水性、保湿性,防滑、高强度、抗寒、耐风化、降噪、吸音等特点。

    陶瓷透水砖作为一种缓解城市环境恶化压力的新型生态产品,其具有较大连通孔隙率和良好的透水性能的功能,保证了城市的雨水以及路面其他原因造成的积水顺利下行,直接渗透到地表下,减少了路面径流的影响。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下,也可以通过蒸发的形态散失在空气中,从而改善了城市的温度气候环境。

    陶瓷透水砖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近年来,城市建设要在满足其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硬化材料的使用,不仅要起到透水作用,还要美观耐用。陶瓷透水砖的使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应注意陶瓷透水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是  产品质量问题。从生产角度看,陶瓷透水砖是由建筑废料、固体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经粉碎、成型、烧制而成。其采用高温瓷化技术,将砖体瓷化的同时,产生出蜂窝状的颗粒型结构,保证了陶瓷透水砖高强度与高透水性,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二是  施工工艺问题。施工工艺决定了路面层的渗透系数和铺装层容水量,从而直接影响降雨径流关系。如果施工工艺从面层到垫层的渗透系数和孔隙率依次增大时,透水路面吸纳雨水的能力也增大,反之则减小。

三是  因地制宜问题。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地下水位差别很大。以北方地区为例,冬季气温偏低,雨雪渗入透水砖的孔隙后会出现冻融循环,而陶瓷透水砖在夏热冬冷地区冻循环可达25次,无需担心因温度问题导致陶瓷透水砖质量发生变化。

四是  寿命问题。陶瓷透水砖成型采用二次布料一次高压成型的工艺,保证了产品的强度及结构性能的稳定,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陶瓷  透水砖能够提高路面的透水保水性,使雨水能够及时渗入地下土壤,削减暴雨洪峰,减少水土流失,涵养当地水源,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既可以避免城市内涝现象,又能补充地下水资源,更好地保护环境。


分享